6年前,诞生了,在6岁生日的现在,工小单想分享一些,我们按下快门的瞬间:
致那些艰苦却又闪闪发光的岁月
一群人,聚在一起,想为中国制造做点事儿,的故事就这么开始了:
17年之前,在上海新华路的一个国营招待所,第一批人开始描绘他们对中国制造未来的想象。在这之后,从微软加速器到复兴SOHO、四行仓库再到现在的园区,同行者越来越多,初心却不曾改变,“数据驱动制造”的故事仍在继续……
如何了解中国工厂的现状?那就从成为工人开始。忘掉算法、忘掉人工智能、忘掉大数据,初创团队穿上工服、带上手套成为工厂“见习生”。通过生产信息协同帮助工厂实现柔性生产的想法在与工人们同吃、同住、同生产的日子里萌发。
2017年,历史上第一次参加展会,在5平米不到的展位上正式亮相。工业展会往往是比较严肃的,但那天的展位却热闹非凡。负责人肖SIR举着喇叭介绍着「智造」,越来越多的人被这款在手机上就能操作的软件所吸引来到展位,打破了有些许沉闷的会场。而「智造」又何尝不是打破中国制造数字化平静湖面的那颗石子?
致那些不变的初心
工业占 GDP 的 30% ,技术的渗透却那么低,有一天,中国制造一定能全面实现业务互联!
上海开能是「智造」的第一个正式用户,从17年8月开始,开能与开启“共创”之旅。实现了开能生产全流程协同,生产效率与质量不断提升;开能也帮助不断优化和打磨产品。不仅在工厂,的每个办公区域,开能直饮机已经成为“标配”,陪伴着我们实现“数据驱动制造”的每一天。
「小工单」的诞生源于疫情期间,目前已有3000+客户。当时大量复工复产的中小微企业找到,迫切希望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解决人手短缺,生产低效等挑战。基于此,我们孵化了小工单,并快速上线。但实际在此之前,我们就已经开始思考如何把技术普惠给更广泛的中国制造企业,即使没有疫情,也会有“小小工单”、“总工单”的出现。
致那些可爱的人
眼里有光,心中有火,文能敲字写代码,武能撸袖上产线
2022年,对华北实施的老K来说格外特别。受疫情影响,为了确保蒙牛项目的顺利上线,老K和他的团队在蒙牛工厂过了新年。买菜、买肉、做饺子,该有的仪式感不能含糊;调研、访谈、做规划,工作也在红红火火的开展。老K团队的付出,得到了客户的肯定。一次蒙牛和联通的合作沟通会上,厂长向联通这么介绍老K“他就是我们的信息化负责人!”
苏皖大区的老杨,一次和客户电话聊需求时脚踩空,脚骨折了。奇怪的事儿来了,那之后老杨在朋友圈的微信步数还能保持日均12000步朝上。后来才知道,为了尽快完成那家客户的调研工作,老杨早早出院去到客户现场,在偌大的厂区,硬生生凭借着一副拐杖“霸榜”了整整一周。
的客户成功的同学是一群奇妙的“物种”,他们似乎可以随时随地进入工作。晚高峰地铁上可以端着电脑对需求,深夜的马路牙子有他们“战斗”过的地方。也正因为此,每次我们都能拍着胸脯和客户保证,咱们保证提供7X24H的专家支持!
浙江区域的徐SIR,拥有四年多实施顾问、两年多售前的出彩工作经验,可他告诉老黑,其实他的目标一直是成为一名TOP SALES。在徐SIR看来,所有积淀都是为了让自己变成一个顾问式销售,才能给客户带去长久的价值。而在,为客户最大化创造价值也是所有同学的行为准则。
致一路走来的同行者
6年来,被行业与市场不断认可,“达沃斯·全球科技先锋”、“沙利文·中国新经济卓越科创奖”…
奖牌、奖杯在园区随处可见。
但最让我们念念不忘的,还是客户的一面锦旗、一封感谢信,甚至只是一声感谢。
2020年9月,第一次收到了来自客户的锦旗。这位客户用最朴素也最令人感动的方式表达了对团队、产品、技术的认可。“扎根客户现场,想客户所想、急客户所急,推动产品优化,激活客户价值”是客户成功的秘诀,也是每个项目团队的“信条”。
前不久,老黑朋友圈被一封信刷屏,寄信人来自「小工单」服务的江门市健锋五金厂的王厂长。提高员工效率19.2%、每个月节约成本7000元……王厂长一笔一笔记录下自家工厂迈入数字化的收获。给客户以看得到的价值,我们的努力就有了意义。
一路走来,的每一幕都不可方物,今天过后,我们也将重新启程,,制造的故事仍将继续,未来会有更多的美好瞬间值得记录。